您所在的位置:
2019年研究生论坛·法学前沿系列讲座之中国法治建设中的规范协同问题
  • 发布时间:2019-10-31 |
  • 阅读数:765

10月28日下午3点,研究生论坛·法学前沿系列讲座在我校雁山校区音乐学院一楼演艺厅正式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张志铭教授,主题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规范协同问题”。研究生院副院长郭剑平法学院副院长陶斌智院长助理李德进以2018级、2019级全体研究生一同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陈宗波主持。

张志铭教授首先给大家讲述了本次主题产生的背景,灵感主要来自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行思考,提出了“中国法治建设中的规范协同问题”这个主题内容主要围绕党规与国法的关系;如何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如何在坚持法治主义和法律主治的背景下,处理和协调好法律与法外其他规范之间的关系等。

张志铭教授讲道:“国法高于党规,党规协同国法”,要求在肯定宪法法律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使党内法规与其协同发展;道德是判定是非的观念和评价,法律是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与道德存在内在联系、完全匹配的可能性;习惯与习惯法在实践中主要依靠司法裁判的方式转化并发挥作用;对法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应做好制度的对接,如监察委出现后,急需相配套的法律规范;对法律万能主义新角度的思考,法外空间应当是法律授予公民可自行解决特定事务的自由等新颖的思想。

在互动环节中,张志铭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就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陈宗波院长结合自身体会与张教授进行了交流,并对讲座内容做了总结。

此次法学前沿讲座使同学们对中国法治建设,对法治建设中多种规范的存在和选择适用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进一步扩展了同学们的法治思维。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张志铭,男,1962年生。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79-1983)、法学硕士(1983-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1995-1998)。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岗位A岗、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委员会主席、基础法学教研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代表性著述有:《法律解释操作分析》(独著)、《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合著)、《法理思考的印迹》(独著)、《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合著)、《法律解释学》(独著)、《中国法治实践的法理展开》(独著)、《司法沉思录》(独著)、《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合译)、《惩罚与责任》(合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独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合译)、《宪法的政治理论》(独译)、《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合译)、《沃伦法院对正义的追求》(合译);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主讲嘉宾:张志铭教授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

陈宗波院长作总结

讲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