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重庆大学彭文斌教授来我院讲学
  • 发布时间:2015-11-24 |
  • 阅读数:2079
 

 

1115,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类学研究中心彭文斌教授来到我院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的题目是“全球地方性、中国海外资源拓展与加拿大原住民的生态与认同感构建”。学术报告在雁山校区文二区101教室进行,我院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和文学院人类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部分专业教师共100多人到场聆听报告。学术报告由覃琮博士主持。

报告伊始,彭文斌教授向大家提出了两个关注点,一是“怎样理解中国在海外资源的拓展”,二是“如何看待当今世界格局”。接下来,彭文斌教授阐述了海外民族志与灾难人类学的研究尝试,讨论“环境变化”在原住民的思维方式中的地位及结构,解析人类学视野下全球资本主义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提出将“全球地方性”概念与“世界格局”重新整合,进而反思Wallerstein提出的“传统的世界体系理论”以及“中心――边缘”的思路,认识多级的商贸世界及其在原产地所产生的影响。

报告当中,彭文斌教授列举了“英吉利湾的泄露(Oil Spill in English Bay)”及“长湖油砂项目(Long Lake Project)”等例子说明全球化下“跨国生产经营”与“地方群体”二者所表现出来的“同质化与碎片化”这一矛盾综合体,重点关注原住民的“总体性思维(encompassing perspective)”及其抗争叙事逻辑,反对科学主义的客观世界的分离思维。在联系原住民的有机整体世界与人类学视角下灾难研究尝试方面,彭文斌教授列举了国外加拿大原住民(first nation bands)的抗争石油管道修建议案,以及中国汶川地震后一些少数民族(以羌族为例)世界观及日常生活的改变,从批判地方性的角度出发总结“地方既是希望又是困境的节点”。

在报告中,彭文斌教授多次强调关注“中国元素”在世界各地拓展所产生的效应。主题报告结束后,学院覃琮博士首先对报告作了呼应。他以东亚地区为例,指出早在西洋进入东亚之前,我们实际上已有一套关于东亚的所谓“国际化”的知识体系,这就是以册封制度和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包括人文、族群、册封、巡游、互访、朝圣等方面在内的东亚共同体。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下,被排除在西洋的知识体系之外,表述成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今天,恢复和重新表述我们已有的关于一套中国和东亚世界的知识话语,以回应当下的“全球地方性、中国海外资源拓展”,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尾声的互动环节中,与会同学向文斌彭教授提出了灾难人类学研究对象、民族意识的讨论、田野工作中的“主客位”、对“华夏边缘”理论的反思等问题。彭文斌教授借助其多年来深入田野调查所积累的丰富资料、在海外民族志方面的长期追踪所练就的敏锐眼光,精彩纷呈地解说了灾难人类学研究范式下文化的融合、复兴,以及个体在灾难发生后所展现的空前的民族团结,思考“变与不变”何为常道。启发与会师生从“华夏边缘”中探究出“各民族自身中心性”,以此为范例进一步延伸到“思考元代蒙古蒙缘边界范围”,并反思其对后世的影响。与会师生对彭文斌教授的高水平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并表示由衷的敬意。

据悉,彭文斌教授是应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邀请来到法学院做学术报告的。此次学术报告的相关费用由广西厚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资助。作为由学院老师牵头组建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广西厚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协同培养学生、学生专业实习、双师型教师培养、资助学术活动等方面尽力回馈学院的办学与学科发展。

                                                                                                                /覃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