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快讯2
【毕业季】拿什么奉献给你?――陈宗波院长在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 发布时间:2016-06-30 |
  • 阅读数:609
    【编者按】 光阴荏苒,花开花落,毕业季又悄然来临。我院418名本科毕业生即将背负行囊,开启新的旅程。这一天,他们穿上整齐的学士服,参加大学最后一次集体典礼。不说再见,因为分别是为了下一次相聚;不说不舍,因为情谊已经种在我们心里。每年,学院的毕业生都有一堂最后的必修课,就是聆听陈宗波院长的毕业寄语;每个毕业季,有一种朋友圈,叫你转发了陈院的毕业寄语了吗?来,我们一起听听,陈院今年的叮嘱和期望。 

亲爱的2016届毕业班同学们,尊敬的家长代表、老师代表,低年级学生代表:

大家好!今天学院在这里以最隆重的方式,在家长、老师和低年级代表的见证下,给各位本科毕业生同学拨苏正冠。大家知道,毕业生戴在头上的学士帽的穗子,代表着稻穗成熟,象征着同学们已学有所成,可以展翅高飞了。在此,我代表学院对同学们学有所成,依法毕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对含辛茹苦供送子女上大学的家长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谢意,对支持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由衷的钦佩!

春华秋实,时光荏苒。几年前,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美丽的雁园,略显懵懂青涩,但却朝气蓬勃的你们,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集合在法学院,进来的有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各个专业的同学。而即将毕业的这一年里,我们又惊喜地迎来政治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同学,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们是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首届毕业生。因此,今年的毕业生可能会对大学最后的时光有更加难忘的记忆。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缘分吧,很多年轻的学子可能不知道,我院法学、社会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几大学科和专业都渊源于这个大学的政治系,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几经分合。这有点像《三国演义》开篇那段很经典的句子: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目前,学院已经是一个具有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法学、管理学2大门类,在编教师80多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800多人,在职硕士研究生400多人的大学院。其中,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近800人,是全校最多的。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等高端学科专业和教学科研平台,是广西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政治与行政学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你们就是在这样一个颇具历史经历和人文情怀的环境下读书和生活的。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到底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这使得我多少有许些不安。其实,自你们入学开始,我就时常想,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们是否辜负了你和家长的期待。但是我又想,这个学校已经经过八十多年的风华岁月,我们学院也已经走过二十年多年的光辉历程,老师们又如此痴情地愿意付出汗水和心血,我们怎么样都能提供给大家“厚德明法、博学成才”的较好条件。当然,所有的已经过去,过往的日子不会再有。纵然你有许多奥恼、心伤,但是仔细想想,不管怎么说,收获还是主要的,你获取的知识比你浪费的时光还是要多的,你热爱的人和事还是比你埋怨的对象还是要多的,这就是你的丰富色彩大学时光。所以我仍然还是有信心地说,在这里,你收获了知识、能力、阅历、友情,甚至是爱情。

什么是毕业?毕业就是那种期盼它的到来而又不愿意欣然接受的日子;是那种过惯了各种目不暇接、丰富多彩的生活却也总有遗憾的终身感受;那种发生了感动万千的故事,也有痛苦煎熬的心灵追忆。

然而,从人生意义来说,这一切结束的时候,另一种生活才刚刚开始。因此,最关键的收获应该是你是否已经以成熟人的姿态迎接这个社会。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走出去,或继续读下去,是你们不二的选择。

此时,在这最后一节课,我又拿什么奉献给你?――还是那些多年不变的话语,还是想给你们一些交代。在为人处事方面,我们一直以来要求大家要做一个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人”诸如此类的要求是基本的,是必须的,是一些不证自明的道理,今天我们不在这里重复了。我想特别建议的是,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要注重培养三种品质:

一是要会纳新。所谓纳新就是要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你们虽然接受了几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但是,当今社会是个瞬间万变的时代,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学习新知识,肯定会落伍。正如古人朱熹所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不断地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我们的专业学习主要还是素养教育。或者说,在大学里,老师教给你的基本是一种理论、方法和理念,至于怎么用,还得你自己去琢磨。工作以后,你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很多时候似乎是“学非所用”,既而产生一种抱怨:在大学时学不到什么东西,有的同学甚至说,在大学里混,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这可能你还没有真正理解读大学的意义,你可能更不了解大学的功能。其实读大学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你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无法保证与你以后的工作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使你大学毕业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你的知识系统会有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你的工作方法、程序、甚至理念都要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培育。因此,大学毕业以后第一个心理准备就是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接纳新信息。纳新的本质是吸收清新空气,这就需要谦虚地向实务界的专家学习,也需要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当然大学毕业后还得继续向书本学习。你是学生出身,这注定了你一辈子无法与读书割裂关系。至今,书本仍然是人类积累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我宁愿你们一辈子当学生,这不是说要你们以后统统都回学校里继续学习,而是说即使你们毕业了,也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才使人帅气!读书使人漂亮!这个我不多说,你们应该懂的。当下社会为何对大学生寄以厚望,甚至是宠爱有加,就是因为你是读书人。大学生这个标签的背后,就是人们希望大家通过读书改变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命运。

二是要有远见。我首先转述一个故事,让大家一起分享。1985年的时候,经检查发现,牛津大学有着350年历史的大礼堂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大礼堂的20根横梁已经风化腐朽,需要立刻更换。这20根横梁每一根都是由巨大的橡木制成的。如果要保持大礼堂350年来的历史风貌,必须只能用橡木更换。而在1985年那个年代,要找到20棵巨大的橡树谈何容易?或者有可能找到,但每一根橡木估计要花费至少25万美元。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对吧?这令牛津大学一筹莫展。

这时,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前来报告,说 350年前,大礼堂的建筑师早已考虑到后人会面临的困境,当年就请园艺工人在学校的土地上种植了一大批橡树,如今,每一棵橡树的尺寸都已远远超过了横梁的需要。这真是一个让人兴奋不已而又肃然起敬的消息!

这个故事给人太多的启发了!它折射出建筑师身上可贵的责任、担当和远见品质!这里我要着重谈谈远见。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做事业的人必须要有远见,要比别人想的远,才能去把握未来可能有的状况,降低失败的风险。你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尽可能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或者说你们的眼界和心胸要宽广一些。同时,要以大格局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为人处世,开创未来。

三是要能克难。就是克服困难的品质。我再讲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华为公司,它是一家世界级的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有一段时间它面临市场外患内乱、成本高昂、投入不足、不正当竞争等巨大困难,当时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几乎可以把很多厂家逼到临近破产的境地,但在即使是那种状况下,老总任正非坚守了他的责任意识,坚持提升技术的先进性,不惜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建立及时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他说:“我们真诚为用户服务的心一定会感动上帝,一定会让上帝理解物有所值,逐步地缓解我们的困难。我们一定能生存下去,为中华民族的通信产业,发出光发热。历史给了我们巨大的压力、危机,也给了我们难得的机遇。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努力,在公平竞争中生存发展,决不退步、低头。”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华为,已经成为世界级行业的巨头。

在你们大学毕业之前,你们基本还是从社会吸取资源。比如,生活上主要还是接受父母的接济和国家、社会的资助,学习上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启发。而毕业以后,你已经是社会的一员了,从道义上说,你应该逐步成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了。因此,你们无偿得到资源和帮助的机会将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样,你们在往后的工作和研究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和曲折,包括生活的艰辛。但是你们要信心、决心和恒心,坚忍不拔,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克服困难是取得回报的对价。我们相信风雨过后会见彩虹!

同学们,学校、学院、老师是这个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每年此时,一代代学子学成远去,真是让我们依依不舍,却又心甘情愿。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你们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吧!让我们友谊的小船碧波荡漾,扬帆远航!祝同学们一路顺风! 工作顺利,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