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法学教育恢复三十周年】张融:我的法学院岁月
  • 发布时间:2022-09-29 |
  • 阅读数:351

一、2008:结缘

2008年7月,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前的一个月,高考志愿填报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对于将来要学什么样的专业,自己其实心里并不是十分有底,于是在几个大学志愿中均选了几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包括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听天由命”,看看我最终会被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录取,反正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专业,不亏!之所以法学也在其中,是因为自己喜欢看一些有关律师的电视剧,律师在庭审中的飒爽风姿,让我对法学产生了初步兴趣。7月中旬,录取结果正式发布,我有幸被银河集团198net法学本科专业录取,由此也开启了我与师大法学院的不解之缘。

二、2008—2015:七年的学习生活

(一)我的四年本科生活

自2007级起,法学院的本科生均在新建设的雁山校区上课。于是乎,我与法学院的缘分便在“荒凉”的小雁山开始了。说起“荒凉”,是因为雁山校区才正式启用第二年,诸多的设施尚未完备,没有足够的自习室、没有专门的图书馆、没有室内体育馆、没有超市、没有......,步行15分钟内便可把校园逛完,这与高中时所想象的大学完全不一样。与不少同学一样,刚到雁山的我似乎还一时适应不了,入学第一晚甚至因为想家而彻夜难眠。不过,幸而有热情的辅导员老师,有乐于助人的师兄师姐,有志同道合的同学,让我在将近一个月的军训时间里,迅速适应了大学的生活。

 军训以后,便开始了正式的专业课,大一上学期的专业课程有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都是法学的入门课程。初学法律,感觉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学习法律之前,认为法律是简单的,无非是熟背法条,就可以成为行走四方的“法师”。开始接触法学专业课程以后,才逐步发现,法学里的“门道”很多,法律机理精深,非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完全掌握。因此,初尝法律的我,觉得法律是苦涩的,难以下咽。幸而在课堂中老师不断的鼓励,才使我不至于“自暴自弃”。大一下学期开设了民法、刑法等专业课程,这些法与生活密切相关,使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魅力。此时的我,对法律的爱逐步从被动喜欢转为主动喜欢。为了更好地“搞懂”法律,课余之时我便提了个袋子,装着相关课程的教材,去教室自己学习教材的知识。由于当时师大雁山校区尚未有专门的图书馆,而学校的图书室又不能外带书籍,故我只能在教室之间“打游击”,哪个教室没人上课,我就在那里看书,“学无定所”。若干年以后,部分同学相聚,聊起当时的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提着一个装着书籍的袋子,游走于教室之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到了不少的法律知识,但是,对一些问题仍“百思不得其解”,由此促使我产生报考研究生的念头。当时,自己最喜欢的是民商法学专业,但也听说了外校竞争激烈,落榜几率非常大,听闻以后,自己竟一时不知所措。此时,听辅导员说,法学院2012年起开始招收民商法学专业,这个消息让我十分激动,这无异于是一条性价比非常高的报考信息。师大法学院民商法学学科不仅有优秀的老师,而且竞争程度也相对较小,有鉴于此,我便报考了师大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并最终如愿成为民商法学专业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二)我的三年研究生生活

读研让我延续了与师大法学院的记忆。因为对婚姻家庭法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读研选导师时,我便坚定地选择了当时在学院讲授婚姻家庭法课程的李艳梅教授。初入李门,对研究生的学习仍不是十分了解,李老师让我们每周读一篇权威刊物的婚姻法论文,并以此为展开,延伸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加深婚姻法的理论功底。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奇妙之处。为了解决一些难题,我自行去图书室找了一些法理学的经典著作来阅读,如《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等,思考着如何将其用于婚姻法问题的解决之中。为了能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社会中的法,李老师在我研一时,便带着我们几位同学一同去三江、融安、龙胜等少数民族地区调研习惯法。在调研的过程中,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中的法与纸上的法是存在不同的,如何将纸上的法运用于社会之中,从而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是一门学问。

为了能更好的“弄懂”这门学问,我开始有了考博的念头。考博势必要更专心地看书,然而此时的小雁山,虽然建筑相比于08年已经增多了不少,但图书馆尚未建成,如何能“学有定所”,是我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此时,法学院在一些老师的推动下,成立了法学院自己的图书室。我想,这不正是现成的读书地方吗?为了能有固定的看书场所,我向学院申请,成为了一名学院图书室的学生管理员,在值班之时,我便可以安心坐在值班台看书,“游击式”的学习也到此结束。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我十分荣幸地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三、2019—:开启工作的新篇章

在湖南师范大学念了四年博士,即将毕业之余,收到了不少高校的橄榄枝,但均被我一一婉拒了,因为我已经心有所属,那就是回到母校,回到银河集团198net工作,因为那里不仅有我的回忆,而且也有较高的发展平台。2019年5月,我回到了法学院面试试讲,试讲之余,闲逛了一下校园,发现四年不见,小雁山已然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有了气势宏大的图书馆、有了栋栋新修的教学楼、有了更齐全的体育运动场所、有了......一个现代化的校园在雁山已经初步形成,真心羡慕后来的学习者。面试试讲一切顺利,最终我成为银河集团198net的一名教师,初步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换。

说是初步,是因为这仅仅是表面上身份的转变,要实现内在的转变,仍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为了能让青年教师更快地进入“角色”,学院不仅为青年教师安排了教学指导教师,而且学校还组织专门的教学培训。在一次次的学习过程中,我的教学技能也从无到有,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逐步提升。2020年是我的教学元年,是我真正成为一名教师的开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刚开始的教学是在线上进行,看着一个个选课的名字,想起了当时还是本科学生的我,不忍辜负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于是乎,即便教学是在线上展开,我也准备得异常认真,录播课时,说错了几个字,便要推倒重来。除此以外,备课也是异乎认真,为了能给同学们展现更多的知识,每一堂课我都得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来阅读资料、制作课件,以为同学们呈现更好的教学课堂。即便是如今,有些课可能已经上了三轮,我依旧会在上课之前,要为此专门准备一天的时间来阅读资料。初算下来,在此自己还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是,自己却能从中获得快乐,每每看到同学们青涩的面孔,仿佛就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为了促进教学,自己在课余也会专心科研,深化一些专业问题的思考,当然,这本身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如果2007级算是雁山开拓者的话,那么作为2008级的我便是“雁二代”。在十多年的光阴里,我见证了雁山的发展,见证了师大的发展,见证了法学院的发展。在十多年的光阴里,我也从一位法学院的学生成长为一位法学院的教师。十多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对于法学院来说,对于我来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我算是历史的见证者。未来,我想我依旧会见证法学院的快速发展。或许,我将见证着学院获得法学博士点,见证着法学专业评估进入全国前百分之十,见证着更多优秀教师的加盟,见证着更多优秀的学子在各行各业取得巨大成绩。相信法学院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简介:

张融,男,广西浦北人,法学博士,2008年9月至2015年6月曾在银河集团198net就读,2019年9月入职银河集团198net,现为银河集团198net讲师、硕士生导师。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参编著作2部。在银河集团198net期间,曾获得银河集团198net三好学生、银河集团198net优秀毕业生、银河集团198net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本科毕业时,与法学院的合影

本文作者张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