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法学教育恢复三十周年】朱健香:德法兼修——一个法科生的自我修养 ​
  • 发布时间:2022-09-11 |
  • 阅读数:251

从2016年的秋天到2022年的秋天,走过了师大法学恢复办学30周年中最近的五分之一时光,我有幸收到了来自学院的两份邀约:一份是法学本科的录取通知书,让我得以迈入法学院的大门,成为师大法科学子的一员;另外一份是就读法学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使我得以圆梦读研深造,继续探索法学理论这一浩瀚的星辰大海。虽然都是来自学院的邀约,但在情势上有所不同,本科录取源于高考调剂(法学是我第三志愿),而研究生录取则是自我追寻的成果(一志愿上岸)。在从“被动接触”到“主动融入”的过程里,得益于学院诸位优秀师长的悉心指导与言传身教,我逐渐树立起对法学专业的认同感、作为法科生的自豪感以及为法治事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回顾在校的学习经历,作为学生的我一直在思考和总结:在师大法学院,我学到了什么?今以此文,聊表所思。

秉持一颗公心

2016年9月29日,在军训结束之际,学院组织我们全体新生开展了“师生面对面·共叙专业情”法学专业认同感交流会。郭剑平老师和倪业群老师是本次活动主讲嘉宾。老师们结合学院情况、专业特点,重点阐明了两个问题:“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未来我们要怎么走?”这堂课让初入大学门庭还懵懵懂懂的我们得以对专业要求和专业发展有了更为全面地认识,其中有两句话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不能忘怀。一是郭老师对于法律人的标准:“一个优秀的法律人要具备三个要素:一张铁嘴,能说;一支铁笔,会写;一颗公心,不能忘”。二是倪老师在送给我们的明信片上写道:“法律乃公器,折狱需良人”。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贯穿数千年法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学理上的争议并不影响实践的选择。从“厚德明法·博学成才”的院训即可看出,学院始终强调学法要以德为先,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引领与人格涵养。在2016年的开学典礼上,陈宗波院长寄语我们要经常仰望天空,志存高远,承载着对社会和国家的历史责任;在法理学课堂上,段海风老师指出法学是公平正义之学,不能拘泥于冷冰冰的“规则”而失去了人性的温情与关怀;钟铭佑老师带领我们思考儒家法律思想对当代法治中国建设的启迪意义,去寻求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平衡;刘琳老师以《造雨人》为例,告诉我们应当恪守法律职业伦理,不要成为“脏水里的又一条鲨鱼”……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学到了第一课:要秉承一颗公心,做一个有道德、有情怀、有温度的法科生。

除了课堂的传授,学院老师们还积极支持同学们搭建公益实践型学生组织,比如银河集团198net法律援助中心、雏雁护航队、小天平普法团队等,在实践中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让同学们将“公心”付诸“公益”。在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各公益团队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以我亲历所见,如“小天平”普法千里行志愿服务团队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拍摄各类专业普法视频,开展宪法、民法典、劳动法等专题法律宣讲,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2018公益未来·SAP青年责任梦想+”比赛中荣获全国第七名;法律援助中心坚持“校内校外相联动”,围绕“法律援助”这一主旨,在促进文明校园建设、服务广大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作成果《“遵法守法 携手筑梦”银河集团198net法律援助中心普法行》获评2021年银河集团198net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雏雁护航队”则着眼于未成年人保护,3年时间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00余场,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报表彰,在2022年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中夺得金奖,进一步打响学院法学公益实践项目品牌。

练就一双慧眼

谈及普法实践,我总会想起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共同发起、学院承办的银河集团198net2017年“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梧州站)的一个小经历:有位前来咨询的老人(估计有60多岁),言其被人殴打而公安局不进行立案受理,而到政府与检察院举报这个公安局“贪污腐败”,都不被受理,甚是气愤,想来寻求法律帮助。我看着老人越来越说越激动,深感同情也有所惶恐(万一在这出事了咋办呀),只能安抚他先平息心情,再做打算。没过一会儿,老人也没听我们意见,就自顾自地回去了。这时,带队的曾跃林老师对我们说:“这种事情很多,他说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学法的不要只是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

曾老师的这番教诲,对我启发甚大。要成为“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包青天谈何容易?在无法考证当事人所言事实的情况下,不能凭着共情心理就先入为主地妄下论断。付健老师在课上也一直强调“认定事实远比适用法律更困难”,人皆有趋利避害的心理,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只是聆听他人的主观陈述。所以,一方面要坚持客观立场,具备批判精神,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是尊重事实,也是在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要提升实践阅历,扎实专业能力,“见多”才能“识广”,从而在纷繁的社会事实中抽丝剥茧,明辨个中曲直。从这段社会实践中,我学会了第二课:要练就一双慧眼,做一个有理性、有思考、有能力的法科生。

就像那英唱的《雾里看花》,我们现在很多时候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一双“慧眼”才能“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然而,经过多次的社会实践参与,我深感由阅历所培养出的经验质感只是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难以得窥纠纷(事物)的缘由与实质。理论视野的缺失,会极大地影响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选择。此时,我对于“慧眼”的理解,不再是经验层面的技能积累,而是要达致理论层面的观念突破。这也是从老师们身上感知到的,比如以周世中老师为代表的法学理论团队,独具慧眼,理实并举,立足广西这一少数民族资源宝库,长期深耕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深入一线调研,在纷繁复杂的少数民族群众社会历史实践中,发掘西南民族地区法制传统的本土资源,归纳西南少数民族社会法制现代化的特殊机理和一般规律,最终形成一系列具有学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术观照和理论指引。

践行法治理想

2018年,我成为学院2018级法学本科新生的助班之一。按照学校迎新工作的安排,要对新生开展一系列的入学教育活动,我所负责的是校情校史教育板块。在授课材料的准备中,我除了收集既定的校史内容部分以外,还侧重于通过学院官网的新闻稿件、院庆专栏等对院史材料进行收集与整合,这也成了我后来的一个习惯,及时关注学院的各类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纪念办学二十周年的系列文章,文字鲜活生动,情感真切浓烈,每位师长在字里行间回忆学院发展和个人亲历的点点滴滴,承载满满的自豪与光彩,彰显教育情怀和法治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从学院走出的逾万名学生中有像谈夏林、曹艳群在平凡的岗位谱写了政法责任与担当的模范代表,也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优秀律师等政法一线的先锋标杆,他们坚持法治理想,甘于工作奉献,是我们所向往的榜样;我们可以看到,在师大法学人的接续奋斗中,学院一直稳步向前,有力服务和促进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荣获“2016-2020年广西法治建设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是广西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成为民族地区法学教育的一颗耀眼明珠。

如今又过了十年,时代发展迅速,社会日新月异,学院亦然在蓬勃发展。学院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力量的初心未曾改变。这其实也是学院寄寓在我们每个学子身上的希望与理想:做法治中国的建设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以法治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因此,在院史回顾中,我学到了第三课:要践行法治理想,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有贡献的法科生。

从根本上说,作为新时代的法科生,秉承一颗公心,练就一双慧眼,既源于法治理想的树立,也是为了法治理想的践行。荀子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现良法善治的法治理想是一个无比宏大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每个法学人孜孜以求和无限投入。三十年,一代人;三十年,再出发。值此法学专业恢复办学三十周年之际,祝愿学院培养出更多的法治英才,形成更多的理论成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更大贡献,创造更辉煌、更灿烂的未来!我们也愿像师长们一样,德法兼修,理实并举,传承学院的光荣传统和无上追求,为法治建设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简介:朱健香,广西南宁人,本科就读于银河集团198net2016级法学专业,研究生在读于2020级法学理论方向,曾任团支书、年级长、本科生助班、专业负责人、法律援助中心学术理事会理事长、兼职辅导员等职务,多次参与国家级、自治级法治宣传活动,获评银河集团198net校园十佳公益之星、研究生学术之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