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法学教育恢复三十周年】成立文:雁山青葱岁月小记——写在广西师大法学教育恢复30周年之际
  • 发布时间:2022-09-30 |
  • 阅读数:217

提笔撰写这篇随笔时,我是兴奋而又紧张的。三年青葱岁月,感怀时思绪万千,但又不知该从何谈起,担心没能真切的表达自己对师大法学院的情感。挂一漏万,干脆就随性的追忆吧!谨以此文向曾经给予我无私帮助、指导、关爱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感谢。

2016年的夏天,机缘巧合下我有幸成为了师大法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也就此让我与师大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结下一生的师生、同窗缘分。

记得当初前往师大学习源于时任法学院副院长郭剑平老师的一个电话,郭老师亲切而热诚的问候让我对师大产生了莫名的好感与向往,于是果断放弃了另一所211院校的复试机会前往师大求学。正式入学后,我越发确定了自己当初的感觉与选择是正确的。从研一入学到研究生毕业,不论是我的硕导周世中老师,还是以郭剑平老师、段海风老师等为代表的科任老师,都给予了我太多的帮助与指点,带领青涩懵懂的我逐步感受学术研究的魅力,开启学术征程。

毋庸置疑,我的导师周世中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周老师是广西研究民族习惯法的大家,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他的课堂虽然严肃但却不枯燥,或许是因为老师具有哲学研究的背景,每每听完他的课后总能让我有所启发,陷入沉思与遐想。我想这或许也是以追寻根本原理为导向的法理学区别于以回应法律实务为导向的部门法学的魅力所在。不过,周老师绝不仅仅是坐在书斋里做研究的老师,而是走在田野里的老师。就像他的网名“周游中国”一样,即便是在退休返聘后,他依旧笔耕不辍的写作、亲自前往各个民族乡镇调研,甚至三度自驾进藏开展研究。其严谨治学孜孜不倦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我也在研二时尝试参与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调研活动,第一次下到田野,初步接触社科法学,并以此为基础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学术期刊论文,在知网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虽然文章仅仅发表在普刊上,但对于当时刚接触学术研究的我来说,能够完整的参与社科调研全过程,并独立写作发文无疑是十分兴奋的,这极大的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成为我日后选择读博的重要原因。

除了我的导师周世中老师以外,还有两位对我来说十分重要的老师——郭剑平老师和段海风老师,他们甚至可以说是我的第二导师。

还未入学的时候就曾听说师大法学院有一位颇具人气待学生视如己出的青年老师,入学后才知道指的就是郭老师。真正接触后发现,的确与传闻中别无二致。记得在法理教研室师生首次见面时,郭老师就曾对我说“我记得你,你是我亲自打电话调剂的学生。好好学,要立志读博,有什么不懂的及时向周老师请教,也可以随时联系我。”说实话那一瞬间我是震惊的,毕竟身为法学院副院长的郭老师每天面对数以百计的学生,忘记一两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学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没曾想郭老师却能如此准确的认出我,并给予我鼓励。这一温暖的话语极大的消解了我对未知研究生生活的不安。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的这句话并非一句纯粹的客套话,在我此后三年的学习生活中,郭老师始终对我十分照顾,不仅教导我要多读书养成每周阅读1本书的良好习惯,还带领我系统的参与桂林中院的课题研究,教会我撰写课题申报书、中期考核报告、课题结项书、统计整理数据材料以及撰写期刊论文等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在我遇到困难时,他毫无师门芥蒂的给予我帮助与指点。正是在郭老师的关心与帮助下,研一刚入学的我便确定了读博的目标,奋力朝着这一目标前进,最终有幸得以继续读博深造。

不同于郭老师在发展方向与研究方法上的指引,段海风老师算得上是我从事党规研究路上的引路人。

那是2017年10月份的一个傍晚,我已经进入研二,要开始准备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然而当时的我苦思冥想了一个多月,始终没能找到好的选题,正在操场跑步企图消解烦闷的情绪。然而,正在这时,段老师给我打来电话,邀请我一同参与周老师国家重大课题其中一个子课题的研究,是关于党内规范性文件的。经过一番交谈后,老师了解了我当前的困扰,并建议我“或许可以从党内法规研究的角度寻找毕业论文灵感”。这番话点醒了我,仿佛一抹雨后斜阳,一扫此前阴霾。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党内法规体系同国家法律体系一同纳入后的第三年,党内法规无疑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新兴研究领域,极具研究价值。不过正如所有的新兴研究都将面对的困难一样,既有关于党内法规研究的文献十分有限,这就意味着这一主题虽然创新性较高,但研究的难度却很大,尤其是对于当时我这么一个脚还没完全踏入科研领域的硕士生来说更为困难。因此,整个写作的过程也是略显曲折。虽然周老师多次对文章给出了宏观性的建议,但我时常不能很好的拿捏。在向段老师请教后,段老师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帮我提出细节上的修改建议。经过数次修改,最终得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并获得评审老师们的好评。当时确定以党内法规为研究选题后,我还以此主题撰写课题申请书,成功申请上了研究生创新课题,并发表了一篇小论文。如今党内法规也成为了我目前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成为我将终身研究的话题。

当然除了上述老师,还有陈宗波老师、胡余嘉老师、倪业群老师、尹佳妮老师、蓝兰老师、殷娜老师等老师都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我无私的教导与关爱。而我的室友、同门及诸多同年级的同学们让我拥有了丰富而美好的硕士时光。那些同他们一起学习、研讨、运动、郊游和聚会的日子无疑是我最宝贵的一段青春记忆。着实是有太多的情感想要表达,太多闪光的瞬间想要记录,奈何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韶光流转,盛世如约。一转眼自己已经从师大硕士毕业近4年,法学院也即将迎来恢复办学30周年庆典。此时的我虽然还是一名刚刚进入博四正在勤学奋斗的小博士生,尚未能作出卓越贡献回馈母校,但依旧始终铭记老师们的教诲,继续传承“厚德明法,博学成才”的院训,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不断提升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回馈母校,无愧为师大法学院的一员。

悠悠三十载,代代薪火传。在此遥祝母院,桃李芬芳扬寰宇,薪火延绵续华章。

作者简介:成立文,女,湖南永州人,银河集团198net2019届法学硕士,现于厦门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